首页

青云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5 14:16:48 作者:哈佛大学称已就美政府对国际学生的禁令提起诉讼 浏览量:15385

  中新网广州11月8日电 (记者 郭军)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教育电视台、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8日在暨南大学启动。活动面向国内高中、大学、来华留学生以及海外留学生,搭建起一个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与世界交流的平台。

  据悉,“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自2020年1月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共吸引110余万中外青少年报名参与,通过中国故事这一载体,用朗诵、演讲、戏剧独白以及中华才艺等方式,展现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邢锋致辞表示,“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在暨南大学启动,必将为学校进一步做好文化传承和国际传播工作启发新思想、拓展新认知。期待与诸多专家携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努力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桥梁”与“纽带”。

第五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8日在广州启动。郭军 摄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徐伟新表示,当前国际形势正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更需要增进了解、消弭误解,携手应对新挑战。正因如此,讲故事尤为重要。中国正在故事里读懂世界,世界也需要在故事里读懂中国。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表示,希望“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广大青少年搭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的平台。

  作为国内首个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为主题,面向海内外青少年的大型人文综合素养类活动,“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从创立之际,就将培养青少年的故事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为了让中外青少年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大会主办方代表、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提出三点建议: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读懂中国;深入挖掘故事内涵,展现真实立体中国;创新表达方式,结合新时代传播需求,应采用多样化形式和现代科技手段讲述中国故事,增强故事吸引力。

  大会发起人、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胡敏介绍,新一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将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大主题下,鼓励各地青少年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家乡故事、地方故事。

  启动仪式上,来自厦门大学的美籍教授、“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形象大使潘维廉,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读博士生、港澳生代表陈童作主旨演讲,分享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据了解,本届大会启动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旗下40余个城市分校将同时开启报名工作。同时,中国教育电视台也将陆续开通报名通道。大会分为城市阶段、省级阶段、区域阶段,鼓励选手用英语讲述家乡故事,经过各阶段展示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将于2025年6月汇聚最后的中外青少年展演。(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重庆兴隆场编组站供电扩能改造完成 提升中欧班列运能

一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面提升规则承诺水平。《议定书》在中秘自贸协定的基础上,以独立章节形式新增了标准合作、竞争政策、电子商务、全球供应链、环境等议题,完善细化了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知识产权等原有章节有关规定。其中,全球供应链章节是双方在自贸协定项下的创新之举,彰显了两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坚定立场。同时,相关章节部分条款体现了与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兼容对接,体现了全球经贸规则最新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积极开放姿态。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奠基之作

福建理工大学教授蔡鸿滨、香光庄严杂志许雅晴、闽江学院教授王念祖、闽南师范大学教授万丽慧、上海大学博士张劼圻等分别从“两岸社会文化传播互动的再观念化”、“台湾佛教的数字化概介”、“两岸融合背景下‘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应用的短板与对策”、“数字时代的大学出版社”、“从旁观到涵泳——关于数字时代沉浸式阅读的思考”表达了观点。

文化中国行丨你见过 “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吗?来这条老街看看

眼下,正是马铃薯播种季节。在山东青岛莱西市,4万亩马铃薯开始全面播种。在莱西市店埠镇前水口村,松软的沙土地特别适合种植马铃薯,农民们整地、施肥、覆膜,以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温度。据了解,莱西市4万亩马铃薯年均总产量1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超过3.2亿元。

旅客违规携带活体寄居蟹448只被当场查获

包揽象征着亚洲速度的男女100米、4x100米接力四枚金牌,是中国田径在本届亚运会上最大亮点。在亚运会前的世锦赛上,中国短跑自2009年以来首度缺席,被外界解读为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亚运一役大放异彩,中国短跑正在跑出新老交替的“阵痛期”。

广西百年非遗焕新颜 柚罐清香“飘向”世界

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是一种在自觉的心理认同基础上产生的对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文化心态,是由文化主体性所塑造的。文化主体性铸造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强化一个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文化自信和自立自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布局、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重大原创性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了明确的主体特性,厚实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根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